2016年6月中文上架新书(部分)

最后更新:2018-11-12作者:访问量:35

抄工与学者:希腊、拉丁文献传播史
[英国] L.D.雷诺兹,N.G.威尔逊 著;苏杰 译【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馆藏地】文科馆二楼文科书库
【索书号】G256.1 /L23
【简介】 《抄工与学者:希腊、拉丁文献传播史》由牛津大学发行于1991年,已经是第三版。所涉时代始自希腊化时代,迄于文艺复兴末期,两位作者可以说面面俱到,也提供了自古代至现代之前的扼要学术史。
本书勾勒了希腊拉丁文献传播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古昔先贤在文献保存与传播方面的工作和影响,并从文本传承的角度展现了教育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的一些侧面。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古典学耆宿,先后任牛津大学古典学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所苏杰教授精心翻译,反复披览四遍,译文典雅,并且增加数百个译注方便中国读者阅读。所有对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和启发。

 

 

 

 中国最后的自梳女莲子 林志文 著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2016
【馆藏地】文科馆二楼书库
【索书号】K892.22 /L42
【简介】 自梳女是生活在珠江三角洲一个古老而特殊的女性群体。作者通过实地走访, 与自梳女面对面交流, 梳理和记录了自梳女一个世纪的命运走向, 以及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人类的音乐经验:音乐心理学导论[美国] 多纳德·霍杰斯,戴维·西博尔德 著; 刘沛 译
【出版者】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馆藏地】文科馆四楼文科书库
【索书号】J60-051 /H97
【简介】本书从心理生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表演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分支的角度,探讨了自古以来音乐与人类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之间的亲密关系,阐释了音乐贯穿人类社会、渗透人类生活的奥秘。

 

 

 

 


死亡的脸
 [美国] 舍温•努兰著;杨慕华 译【出版者】中信出版社,2016
【馆藏地】江湾馆医科借阅区
【索书号】R339.3-49
【简介】《死亡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医学教授、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经典作品,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抢救生命似乎是医学的天职与成就,然而努兰1993年出版《死亡的脸》时即对这种陈旧的观点提出批判,医者不应是疾病的征服者,人类通往死亡之途的最后旅程,应得到尊严的对待。善终是每个人追求的圆满结局。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努兰认为,死亡的艺术,也是生的艺术。死亡的脸,处处是生命的表情。要使善终不成为神话,就必须了解死亡,面对死亡。
《死亡的脸》剖析人体每一处组织,讲述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手术过程,努兰通过六种常见的致命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老化、阿兹海默症、艾滋病与癌症,再加上意外等其他原因,描述人类经历死亡的共通过程,赤裸裸地描绘了生命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不堪的、痛苦的、触目惊心的情状,把“死亡在生物学和临床学上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
不论是何死因,临终总伴随着饥饿、窒息与巨痛。正如生之不易,离开也同样困难。努兰认为,最了解死亡的恐怕是诗人与哲学家,不是医生。因此在《死亡的脸》出版二十多年之后,努兰仍大声疾呼,临床医疗不应成为取胜的血腥行为,医者必须学习放慢速度,思考对病患有益的事。


哲学与人生漫记:从未名湖到珞珈山
杨祖陶 肖静宁 著【出版者】人民出版社,2016
【馆藏地】文科馆二楼文科书库
【索书号】B0-53 /Y29
【简介】《哲学与人生漫记:从未名湖到珞珈山》是《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的姊妹篇。作者以真切的情感和朴实的文字叙述了从未名湖到珞珈山学术与人生的漫长历程和感悟。
全书有六部分:“燕园结缘”讲述了未名湖畔燕南园汤用彤先生家“平生邂逅”以及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子女和孙辈们的往事追忆。“珞珈情怀”回忆了恩师贺麟先生的教诲,以及与学长黄枬森、挚友罗荣渠、汤一介的友谊。“巴黎散记”记录了收获亲情、游历与写作的巴黎游,以及对巴黎城市和诺曼底、塞纳河源头筝地所见所闻的观察与思考。“社会透视”审视贪腐官员落马、药家鑫杀人案以及刻有领导人手迹的巨石遭泼墨等现象。“译事续篇”回顾了从首译黑格尔《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到重译黑格尔《精神哲学》的轨迹。“论题新议”评介了《汤用彤学记》、汤一介《瞩望新轴一心时代》以及英国历史学家伯里的著作《思想自由史》。附录收入了萧静宁回忆求学为学旅程和感谢师恩的两篇文字。


“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
屠呦呦 等 口述;黎润红 访问整理【出版者】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馆藏地】文科馆二楼文科书库
【索书号】K826.2=7 /T82B
【简介】《“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属于国家重点规划选题“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延续了丛书一贯的口述历史的体例。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29位“523”任务和青蒿素研发的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和历史沿革,从“523”任务的提出和组织,到“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的结构测定、临床及其他工作”“部分青蒿素衍生物及其复方研发工作”以及“青蒿素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及其国际化”,形成不同专题,每一个专题都由主要的当事人的访谈内容组成。因此,本书首次完整地再现了“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的全过程,特别是发现青蒿素、结构测定和青蒿素的衍生物工作等核心内容,访谈内容都相当翔实,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在“523”任务及青蒿素研发历程中,由于各研究单位之间,研究单位与科研人员以及研究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导致了后期在科研成果的分享中也出现了意见分歧。本书以口述历史形式反映真实历史,对于当年和遗留下来的各种争议并不回避,尊重各方发出声音的权利,这也正是口述历史的特色所在。为尽可能还原历史全貌,方便读者理解当年的情景,本书还增添了部分史料、注释及珍贵照片,与受访者的口述材料相互映衬。
本书的出版,不仅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青蒿素的历史、屠呦呦与诺贝尔奖的故事等报道之后,能够更深入了解青蒿素研发历史的细节,还原出青蒿素背后真实的屠呦呦,更重要的是,让青蒿素背后许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们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了解与铭记,因为他们都是造福数亿疟疾患者的英雄。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
[美国]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著;王道还 译【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馆藏地】理科馆基础学科借阅室
【索书号】Q98 /D17B
【简介】 人不同于禽兽,毋庸置疑;人是一种大型哺乳类动物,亦毋庸置疑。根据现代遗传学研究,我们与另外两种黑猩猩的基因组,有98%是相同的。若有从外太空来的动物学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人归类成“第三种黑猩猩”。我们对人类并不陌生,但是,人类是怎样演化成今天的模样的?人之所以为人,又是哪些关键因素的杰作?   
对于人类的兴亡史,作者会分成五个部分讨论。第一部涵盖几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直到一万年前农业兴起前夕打住。第二部则讨论人类生命循环中的变化,那些变化与骨架的变化一样,对语言和艺术的发展,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聚焦于我们文化表现的生物基础之后,第三部接着讨论那些我们认为使“人异乎禽兽”的文化特征。我们先想到的,往往是语言、艺术、农业这些引以为豪的文明标识。不过,使“人异乎禽兽”的文化特征,也包括作者总结为人类自然史记录上的污点,例如吸毒。 除了吸毒,我们的阴暗特征中,还有两个可能引领我们走上毁灭的道路。第四部讨论其中的一个:我们仇杀外族的潜能。另一个人类的阴暗特征是:对环境日渐加速地破坏。这个行为其实也有不折不扣的动物原型,不幸的是,许多人仍然怀抱卢梭式的幻想,以为我们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工业革命以来的新鲜事。在第五部,作者会细说人类经营环境失当的历史,以戳穿那个幻象。
本书作者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 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基金。

货币和信用理论
[奥地利]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著;樊林洲 译【出版者】商务印书馆,2015
【馆藏地】文科馆学生阅览室
【索书号】F820.4 /F63
【简介】本书把货币同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论证货币的边际效用与其他商品的效用, 以及货币的供给如何相互作用而最终决定货币价格。作者提出“递归定理”解释货币的起源, 解决了奥地利学派无法解决的所谓“奥地利学派循环”的难题。本书研究了货币的性质和价值, 以及对决定货币政策的效应。作者以递归定理, 用逻辑论证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 把货币整合到市场经济和个体行动分析的整体理论框架中, 分析货币在市场经济和个体行动中的作用, 以及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功能, 从而使此书成为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奠基之作。


古希腊神话和悲剧
 [法国] 让-皮埃尔·韦尔南, 皮埃尔·维达尔-纳凯 著;张苗 杨淑岚 译【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馆藏地】文科馆四楼文科书库
【索书号】I545.077 /W45
【简介】《古希腊神话与悲剧》是法国著名古希腊研究专家让-皮埃尔•韦尔南和皮埃尔•维达尔-纳凯的研究论文合集,分为两卷。卷一出版于1972年,收录了七篇古希腊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是将古代文本置于结构性分析、文学性研究和社会学剖析的视角之下。然而,在这三重视角之下,其研究重点却并非神话本身,而是更加注重对悲剧和各具特色的悲剧作品的研究。卷二出版于1986年,该卷拓展了研究视角,重点分析研究公元前5世纪悲剧作品中的神灵,尤其是戏剧中戴面具的神:狄俄尼索斯。除了古代戏剧之外,作者也在思考为什么这种古希腊戏剧的古典性会演变成法国后来的古典主义。
本书已成为当今西方古代历史和古典学研究者们必读的经典之作。


伊敏河静静地流
[达斡尔族] 额尔敦扎布 著【出版者】作家出版社,2015
【馆藏地】文科馆四楼文科书库
【索书号】I247.57 /E18
【简介】《伊敏河静静地流》由达斡尔族作家额尔敦扎布于上世纪80年代用蒙文创作,30年后由作家本人翻译成汉语,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通过描写伊敏河畔一对母女的矛盾,深刻反映出挣扎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小说主人公扭曲的命运和悲剧爱情。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