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a Europa

《欧罗巴 欧罗巴——二战回忆录》

发布时间:2015-09-24浏览次数:22

书名:欧罗巴欧罗巴——二战回忆录

出版社Wiley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useum,

索书号K152 /P437(HF)

作者简介:所罗门·佩雷尔(Solomon Perel)是一位以色列作家和出色的演讲者。他19254月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佩讷城的一个犹太家庭,现在作为一名商人定居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在二战期间通过伪装成为德国裔日耳曼人逃过了纳粹时期的迫害,这段真实经历构成了其自传的主要内容。1990年的德国电影《欧罗巴欧罗巴》即是根据其自传改编而成。佩雷尔的自传书名源自于Elia Kazan的小说《America America》,其讲述了一个落难于南美食人部落的水手,在重重磨难中的生活经历。

 

 

“我经常被人问起为何从未将我的故事公之于众。很不幸,直到现在我发现仍然很难给出清楚而令人满意的答复。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愿意回忆过去,还有那些与之相关的悲剧。事实上很多年以来我都在努力想要抑制和忘记过去……有时我感受去描述我的历险的冲动,但一些问题总是与之相伴并困扰着我:我有资格将自己与大屠杀的幸存者相提并论么?我的故事也算是这一历史中的一部分么?我的回忆与之相比够格么?……与他们不同,我没有受到纳粹的侵扰,我甚至还穿着纳粹制服,帽子佩戴着卐字,呼喊着希特勒万岁!做这些时就像我真地认同他们罪恶的意识形态和野蛮的目标一样……我想传达什么信息?人们是否会相信我的经历?他们会试图理解这一切么?如果我真的写下了这一切,我是否做好了准备——去承受伴随着长篇写作中的那种孤独无助,所有的噩梦和良心的阵痛,以及那些将要折磨我的自我怀疑。……我花了不止四十年去思考这些问题——结论是我无从选择。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知道自己不能再抑制创伤,没法承受这种心理负担。我必须从中解放出来,把这些完整地写下来,一吐为快。”

——摘自本书前言

 

     也许大家已经看过了电影《欧罗巴欧罗巴》,读者们可能会好奇电影原型人物佩雷尔的真实生活经历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有机会读这本书就会发现原著内容的精彩丰富和对细节的刻画要远远超出电影。

    佩雷尔家族就是犹太民族流亡史的缩影。他们一家原居于俄罗斯,但是在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移民到了当时的魏玛德国,所罗门·佩雷尔就德国小城佩讷(Peine)出生。在佩雷尔关于佩讷的童年生活回忆中,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种族之别不是主题。他们的德国邻居对他们并不具有敌意。与之相反,他的父母常常抱怨的反而是那些早已世代定居德国的犹太人,因为他们瞧不起这些从东欧过来的新来者。1933年之后纳粹党攫取国家力量之后,形势开始变的越来越不利于犹太居民。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在1935年他们一家决定离开德国迁往波兰洛兹(Lodz)。佩雷尔一家在那里呆了四年,所没想到的是波兰也非安全之地。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佩雷尔的大哥大卫由于参加波兰军队而被俘虏。危急关头,他们一家决定让所罗门·佩雷尔和他的二哥伊萨克迅速离开洛兹,逃去当时的苏联占领区。而他的父母和他的姐姐仍然坚持留在洛兹。这是他最后一次看见自己的父母,14岁的佩雷尔被迫开始了流亡生活。他先是逃到了苏联控制的格罗德诺(Grodno)。在犹太难民援助组织的帮助下,他在苏联人办的孤儿院中得到了庇护。佩雷尔在孤儿院中度过了两年生活,虽然时时牵挂担忧家人的境况,但总的来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学会了俄语,甚至还成为了共青团团员。好景不长,1941年纳粹德国破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闪击苏联。佩雷尔被德国国防军俘虏了。在决定生死的审问时,他谎称自己是徳裔后代。由于母语是德语,他得以获取了德国士兵的信任,并随军向俄国腹地行进。对于所罗门来说,这是噩梦的真正开始。他不得不以两重身份来生活,一个身份是真实的、但必须深深隐藏的身份,另一重身份是表面化名为约瑟夫·佩耶尔的徳裔少年。由于佩雷尔懂得俄语,他成为了所在部队的翻译。在伪装身份的保护下,他在德军部队中左右逢源,甚至参与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当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被俘时,他参与了审问的过程。德国士兵非常喜欢佩雷尔,尽心尽力的帮助他,还给他起了昵称叫Jupp。所在部队的指挥官甚至表示要将其收为养子。但是佩雷尔每天都在紧张和担忧中度过,作为犹太人的肉体身份是无法掩盖的。由于受过割礼,他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但是就在一次洗澡过程中,意外闯入的随军军医发现了他的秘密。在他绝望的时候,他没有意料到这个军医非但没打算告发他,反而安慰他,并向他承诺恪守秘密,并告诉他“你知道的,还存在另外一个德国。”

    由于佩雷尔还没有成年,他所在的部队必须将其送回德国。在军中的服役经历和军队指挥官的地位使得他被送往布伦瑞克的希特勒青年学校。这是一所为培养所谓的纳粹接班人而建立的“菁英”学校。佩雷尔的自传以大部分篇幅描绘了他在这个学校时期的种种经历。他首先介绍了纳粹学校中洗脑式、煽动种族仇恨的宣传方方面面。最为滑稽的是在课堂上的种族主义教师通过所谓的“人种科学”证明了佩雷尔的日耳曼人身份。在学校生活中佩雷尔结交了一个叫做莱妮的女友,他也是希特勒青年团的一个分支德国少女联盟的团员。佩雷尔虽然爱她,但是却无法告诉她自己的真实身份。在莱妮家做客的时候,佩雷尔的真实身份再一次暴露了。莱妮的母亲非常细致机敏,通过对谈她怀疑到了佩雷尔真实身份问题。在她的追问之下,佩雷尔坦白了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然而幸运的是,在仅有两次身份暴露时,他碰到的都是善良的德国人。莱妮的母亲同情他的经历,并嘱咐他不要告诉其他任何人。在学校就读期间他甚至冒险到洛兹做了一次旅行,希望在那里找到他的父母。然而他的父母都已不在洛兹,他也无从得知他们去了哪里。

在希特勒青年学校的第三年时,盟军已经反攻到了德国的本土。这些青年团的成员被命令要保护祖国的领土,必须拿着武器参加战斗。在佩雷尔二十岁生日的晚上,他们毫无反抗的被美军俘虏了。美国人释放了这些年轻人。佩雷尔终于恢复了自己作为犹太人原本身份,得以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他的两位哥哥仍幸存于世。而他的父亲饿死在了洛兹的犹太隔离区,母亲在集中营的中被毒死,姐姐则在“死亡行军”(death march)中被枪杀。所罗门·佩雷尔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不断的回想起母亲在临别时的叮嘱:“你一定要活下去。”

在描述这些他人看来不可能的生活经历时,佩雷尔的文字朴实简洁,却真实感人,特别是对诸多细节的处理扣人心弦。他的回忆录不是简单地传达遭受迫害所感到的屈辱和痛苦。佩雷尔的另一重身份使得他能够接触到战争中德国士兵以及民众的真实想法。这使得其自传的视角更为全面,也呈现纳粹极权影响下德国人颠倒扭曲的生活。两重相互矛盾身份之间的对立,不断撕裂着一个心智尚未健全的少年,使他常常产生对人性的困惑和和对自身的怀疑。他惊讶于德国士兵对他的热心帮助和喜爱,同时又冷酷无情的射杀犹太人和被占领国的居民。在学校中,纳粹的种族主义宣传、安全的环境、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爱情,不断地使他陷入对于自我真实身份的疑惑之中。在后记之中,他记述到另一位犹太幸存者在二战中的类似经历。这位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一直躲在柏林的公寓的一个房间中,与外界相隔绝。这个少年曾满怀恐惧地透过窗外看到希特勒青年团的行军。但久而久之,这个男孩甚至也幻想并希望自己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然而他从来不敢向别人说出这段经历带给他的困惑。

佩雷尔自传中更深层面的主题是对于善与恶的探讨,以及一个少年在面临这一问题时的疑惑。他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刺激我们去反思。他也不想传达一种受迫害者的复仇心态。他的复杂经历使他并不是简单地将德国人都视为纳粹的同谋。不仅仅因为存在着很多有良知的德国人,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纳粹极权统治下的人也是受害者。纳粹极权统治想要消灭的是民众对于善恶的思考能力。在对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审判后,阿伦特曾提出了平庸之恶的观点。她认为参与纳粹行动的普通人大都生活平淡无奇缺乏思想,没有对于善与恶的思考能力。对于他者的恶行诚然是可怕的,然而更为可怕的是对于罪恶缺乏认识和理解。罪行被视为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才是问题的所在。对一个艾希曼那样思想贫乏,只会机械地执行命令的人来说,处置犹太人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他不会为之而烦恼、疑惑,他也不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于他者是否带来了痛苦。但是对于罪和恶行的反省不仅是一种单纯理智的判断,这也来需要对于历史经验的回忆和对他人痛苦遭遇的感同身受。

在后记中佩雷尔注意到了德国新纳粹运动。他提到在杜伊斯堡的一个学校集会中,一些男孩当他讲述德国入侵波兰时拍手庆祝。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把在纳粹学校中的经历、这些看似已经远去的历史,告诉这些少年;告诉他们当年的年轻人是如何被蒙蔽眼睛,如何在煽动下走向战场并成为纳粹的牺牲品。“我向这些学生道了平安(Shalom),我相信他们会理解。今天的年轻人对于纳粹犯下的可怕罪行不需要承担责任,但是他们所应负责的是不允许这些罪行再次发生。”

 

 

 书评作者:哲学学院博士生  张云凯